• 2021年第1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标准与指南
    •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特应性皮炎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01

      摘要 (8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019-10-10)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02

      摘要 (68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健忘(2019-10-11)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03

      摘要 (6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04

      摘要 (6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药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秦七风湿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05

      摘要 (9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秦七风湿方(QQFSF)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QQFSF中珠子参、秦艽、山茱萸3味中药的成分和靶点;从NCBI、Geencards数据库中检索RA的相关靶点,将QQFSF治疗RA的靶点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及DAVID进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运用Cy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经拓扑学分析得到核心成分和靶点。结果:从QQFSF筛选出成分122个,其中有靶点的成分84个,共筛选到靶点420个。检索得到RA的靶点1 225个。经映射分析,获得成分与疾病的共同靶点72个。通过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熊果酸、齐墩果酸等核心成分及ABCB1、ABCC1、PIK3CG等核心靶点。经DAVID(P<0.05)富集分析,得到62条信号通路。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成分及靶点进行验证。结论:QQFSF治疗RA的主要成分是熊果酸、齐墩果酸、棕榈酸,靶点主要涉及ABCG2、ABCB1、PIK3CG等,并通过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达到治疗RA的作用。

    • 参白颗粒逆转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06

      摘要 (7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参白颗粒逆转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药物有效成分和对应靶点,采用GEO数据库筛选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相关靶点,确定药物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并进一步构建参白颗粒“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调控网络;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43个有效成分和334个相应靶点,疾病靶点2 472个,韦恩图筛选得到共同靶点50个;富集分析得到23个GO功能条目和10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参白颗粒主要通过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细胞增殖、氧化应激反应、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以及癌症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花生四烯酸代谢和HIF-1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通路发挥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参白颗粒逆转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重要作用机制。

    • 苦参-地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的网络药理学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07

      摘要 (9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苦参-地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数据库检索苦参-地榆药对的化学成分和靶基因,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条件筛选药对的潜在有效成分,并通过TCMSP预测药对的潜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寻找到潜在靶点相对应的人类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靶点,与药对的潜在靶点相映射,绘制韦恩图,将映射找到的有效成分的靶基因导入Cytoscape3.7.2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选出核心靶标,最后将苦参-地榆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苦参-地榆药对27个有效成分和74个有效靶点。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90个生物过程,主要与DNA结合和蛋白质或辅助因子结合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115条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结论:苦参-地榆药对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协同发挥治疗UC。

    • >实验研究
    • 加味清心莲子饮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的实验研究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08

      摘要 (8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清心莲子饮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的疗效及对尿蛋白、血液生化指标、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分别给予泼尼松灌胃和加味清心莲子饮灌胃,同时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实验过程中对大鼠进行一般形态学观察,每周检测24 h蛋白尿;实验末采血分离血清,对血清中清蛋白(ALB)、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进行检测;利用ELISA法对血清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的24 h尿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激素组、中药组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G、TC、BUN、Scr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血清ALB、TP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给药后,激素组、中药组血清TG、TC、BUN、Scr水平均降低(均P<0.01,P<0.05);血清ALB、TP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IL-8、TNF-α、MCP-1水平均升高(均P<0.05);给药后,激素组、中药组血清IL-1β、IL-8、TNF-α、MCP-1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加味清心莲子饮能够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作用机制为调节炎症介质的表达,改善病理损伤,恢复肺、脾、肾脏的功能。

    • 虚汗停颗粒对环磷酰胺模型大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09

      摘要 (7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虚汗停颗粒对环磷酰胺模型大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虚汗停低剂量组(1.7 g/kg)、高剂量组(3.4 g/kg)、匹多莫德组(0.23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制备免疫功能抑制模型。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类,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补体C3、C4含量,16S rDNA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常规固定大鼠脾脏,HE染色后光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环磷酰胺模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CD8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虚汗停高剂量组及匹多莫德组对环磷酰胺模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细胞比例有明显提高,其他各组均无显著变化。模型大鼠血清中IgG、IgM、C4含量明显降低,虚汗停低剂量组及匹多莫德组模型大鼠血清IgG、IgM含量均显著升高。肠道菌群检测结果显示,模型大鼠菌群结构与正常大鼠菌群明显不同;药物干预各组与模型组微生物结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虚汗停颗粒可以调节环磷酰胺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善部分免疫功能及脾脏病理形态,体现了中药复方多靶点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通路的影响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0

      摘要 (68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Rhy-SLN)对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以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ASMC体外分离培养,用Rhy-SLN干预ASMC,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ASMC的PC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ASMC中Smad2、p-Smad2、Smad3、p-Smad3、Smad4、Smad7蛋白表达。结果:Rhy-SL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PCNA的表达1.80±0.12比1.50±0.15(P<0.05),显著下调Smad2蛋白1.09±0.20、p-Smad2蛋白1.97±0.70、p-Smad3蛋白4.47±0.35、p-Smad4蛋白1.42±0.20相对表达(P<0.05),显著上调Smad7蛋白0.65±0.15相对表达(P<0.05),效果与通路阻滞剂SB431542组相似。结论:Rhy-SLN可以抑制小鼠ASMC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诱导的Smad信号通路有关。

    • 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对幼龄小鼠副流感病毒肺炎的药理作用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1

      摘要 (5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对幼龄小鼠副流感病毒肺炎的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幼龄ICR小鼠按体质量等级随机分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热毒宁注射给药对照组,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20 min、10 min、5 min和2.5 min组。采用副流感病毒感染幼龄小鼠致肺炎模型,通过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肺组织病毒载量、肺部病理评分等指标评价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幼龄小鼠副流感病毒肺炎的药理作用。结果: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4个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肺指数及病毒载量,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其中雾化吸入给药20 min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20 min对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小鼠病毒性肺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且优于注射给药组。

    • >文献研究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Meta分析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2

      摘要 (6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检索2020年5月之前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评价文献质量,通过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篇文献,1 120例患者。相比于常规西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心绞痛的有效率(OR为5.21,95%CI为3.03~8.98),降低SAS量表评分(SMD为-2.71,95%CI为-3.21~-2.22)、HAMA量表评分(SMD为-2.92,95%CI为-3.91~-1.92)和HAMD量表评分(SMD为-2.94,95%CI为-4.33~-1.56),提高中医证候疗效(OR为6.35,95%CI为2.13~18.91)和治疗总有效率(OR为4.79,95%CI为2.6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OR为1.14,95%CI为0.41~3.18)。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确切,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心绞痛症状和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生命质量,并且安全性较好。

    • 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系统评价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3

      摘要 (6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灌肠对放射性肠炎治疗的可能益处和风险。方法:检索中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 via OVID,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3月。使用Cochrane risk of bias工具评价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0篇文献,40篇中药灌肠组与西药灌肠组比较,10篇中药结合西药灌肠组与西药灌肠组比较,共涉及1 3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方面,中药灌肠组优于对照组(中药灌肠对比西药灌肠,RR=1.28,95%CI为1.23~1.32;中药结合西药灌肠对比西药灌肠,RR=1.28,95%CI为1.2~1.37)。在Karnofsky积分方面,中药灌肠组优于对照组(中药灌肠对比西药灌肠,RR=6.63,95%CI为2.81~10.45;中药结合西药灌肠对比西药灌肠,RR=4.92,95%CI为3.69~6.14)。结论:中药灌肠及中西药结合灌肠在缓解和治疗放射性肠炎方面,较西医灌肠治疗可能更有优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所获得结论的可靠性低。

    • >理论研究
    • 气机升降理论在针灸治疗脑病中的思路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4

      摘要 (7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脑科学的蓬勃发展,人类对脑病的认识日渐提高。中医对脑病的认识可谓独树一帜。五藏所生的“精神魂魄意”的传输及展现,是脑的主要功能之一,亦离不开人体“(阴阳)气”升降出入的正常运行。结合脏腑与经络气机升降特点及符文彬教授的疏肝调神和心胆调治整合技术,探讨气机升降出入在脑病针灸治疗中的理论与临床思路。

    • 基于脾“中央土以灌四傍”理论研究《名医类案》情志致病的治疗规律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5

      摘要 (7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脾胃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历代医家均重视脾胃,当代医家临床也以脾胃为先。基于脾“中央土以灌四傍”理论,通过对《名医类案》中情志致病医案的脏腑调理和方剂使用进行数据频次分析,总结其治疗规律为以调理脾脏、益气养血为基础,脾脏和本脏同调或数脏同调,恢复脾与本脏的气机,为治疗与情志因素相关的疾病提供借鉴。

    • >临床研究
    • 首荟通便胶囊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便秘的疗效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6

      摘要 (8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首荟通便胶囊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诊疗,观察组在接受基础诊疗的同时口服首荟通便胶囊。治疗14 d后,对患者胃肠肽指标进行检测,并综合分析便秘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明显提升(P<0.05),胃动素(MTL)水平下降(P<0.05),患者排便习惯得到改善,同时由便秘引发的腹胀、腹痛、口燥咽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09)。结论:首荟通便胶囊能改善胃肠道功能,治疗便秘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 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7

      摘要 (70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病程>3个月的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发散式冲击波循经筋治疗,对照组采用发散式冲击波痛点疗法治疗。数据采集时间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并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总有效率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及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其他时段的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是治疗肩周疾患的有效方式。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能够有效缩短自然病程,改善关节功能,长期疗效较好。

    • 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治疗与厚朴排气合剂对剖宫产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8

      摘要 (7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治疗联合厚朴排气合剂对剖宫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厚朴排气合剂。比较2组产妇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术后相关症状持续时间、胃肠症状评分、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术后腹胀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术后7 d胃肠症状评分、DAO、PCT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联合厚朴排气合剂有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道功能恢复,可改善产妇术后排气、进食等,利于术后恢复。

    • 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19

      摘要 (76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肾阳虚型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鼻炎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E)、CD4+、CD8+、CD4+/CD8+水平和鼻腔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鼻炎症状评分、RQLQ评分及IL-4、IL-5、IL-17、IgE、CD8+、EOS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IL-2、IL-10、IFN-γ、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调节Th1/Th2、Th17/Treg、CD4+/CD8+免疫平衡。

    • 鼻渊通窍颗粒对行鼻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影响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20

      摘要 (78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对行鼻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黑龙江省医院耳鼻喉科首次收治的初发鼻息肉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术后是否接受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接受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生命质量评分、相关因子水平及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生命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观察组的IgA、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的miRNA-125b、miRNA-34a平均表达水平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复发率为21.05%,观察组复发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3,P<0.01)。结论:鼻渊通窍颗粒可通过介导患者的miRNA-125b、miRNA-34a水平,影响嗜酸性粒细胞及IgA、IgM水平,从而降低术后复发概率。

    • >思路与方法
    •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组方规律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21

      摘要 (6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专利及用药规律,为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关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专利,利用Excel 2010和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对申请专利年份、地区、药物及其类别、关联度进行系统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有效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70个专利,涉及药物780味,累计引用3 809频次;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683)、活血化瘀药(610)、清热药(221)、解表药(220)、利水渗湿药(169);使用频次(f)≥30的中药有23味,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为丹参、山楂、黄芪、川芎、三七;药性以温热居多,5味主要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归肝、脾、心经居多;频次≥25的药物组合有21个,包含15味药物,所得新处方12个。结论:我国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状况十分严峻,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的专利数量近几年有下降趋势,需要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视。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专利进行系统分析,得到候选新方12个,为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用药提供参考。

    • 基于决策树法探析高颖教授辨治失眠主方主症规律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22

      摘要 (6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高颖教授辨治失眠主方的关键适用症状应用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高颖教授2015年5月至2020年1月门诊病例数据库中204例(349诊次)失眠患者的诊疗信息,采用SPSS Modeler软件进行决策树分析,用CHAID与CART算法构建主方关键适用症状的分类模型。结果:共建立丹栀逍遥散类方、一贯煎类方、小柴胡汤类方、柴芩温胆汤类方4个主方主症的分类模型,各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8.24%、90.68%、91.18%、94.61%,各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7、0.92、0.89、0.90;共筛选出21个重要预测变量;共得到22项判断规则。结论:通过决策树法建立的分类模型能够有效反映高颖教授辨治失眠的主方主症规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失眠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 三阴方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学研究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23

      摘要 (7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三阴方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疗效、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Ⅳ期TNBC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三阴方,每日1剂,观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临床疗效。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三阴方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标,应用GeneGards数据库对三阴性乳腺癌靶标进行检索进而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经三阴方治疗后,患者的中位PFS为(8.64±1.87)个月,客观缓解率为34.6%,疾病控制率为82.7%,卡氏评分和FACT-B评分均有改善,疗效显著。网络药理学研究共筛选出三阴方与三阴性乳腺癌重合靶标110个,GO及KEGG富集分析预测出与疾病相关的多条作用通路。结论:三阴方是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方剂,可延长患者的PFS,提高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本研究预测三阴方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及甾醇类化合物,主要调节靶标是AKT1、MAPK1、RELA,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TNF、p53等信号通路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起到治疗作用。

    • >综述
    • 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评价指标选择与分析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24

      摘要 (8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失眠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失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复杂,而针刺疗法作为有效治疗途径,可从睡眠、觉醒、情绪、认知等多个层面进行调节,因此,评价指标的选择成为影响临床试验科学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近10年相关文献,从临床神经行为学、电生理、生化指标、功能磁共振等方面对临床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设计提供参考。

    • 中药复方及微粉化黄体酮改善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结局研究综述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25

      摘要 (76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临床上针对先兆流产的治疗药物以地屈孕酮、黄体酮以及孕激素为主,其中黄体酮作为纯天然的激素类药物治疗先兆流产的优势近年来日益凸显,已有成为治疗先兆流产首选药物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在临床上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复方治疗先兆流产作为一种可行方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中药复方及微粉化黄体酮改善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结局相关研究进展的总结,旨在为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中医药防治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相关性高血压的分子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2021(1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1.16.026

      摘要 (7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促使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成为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防控其发生,对抗肿瘤治疗的完整性、远期生存和生命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而中医药不仅能在肿瘤辅助治疗中抗肿瘤血管生成,增加疗效;同时能在高血压防控中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降压,减少毒性。高血压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但其中医药的防治机制仍尚不明确,而调控VEGF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机制之一。现旨在对中医药调控VEGF信号转导通路,结合肿瘤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相关性高血压进行综述,探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的中医药干预防治的分子作用机制,并提出可能解决方案,使肿瘤患者获益。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