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0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标准与指南
    •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痛风(2024-03-14)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01

      摘要 (4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药研究
    • 黄芪建中汤干预胃溃疡的药理实验及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02

      摘要 (4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GU)的作用机制,并结合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成分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中收集黄芪建中汤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药物数据库(Drug Bank)等提取GU疾病靶点;在Cytoscape 3.7.2软件中获取黄芪建中汤防治GU的“活性成分-潜在治疗靶点”图,借助STRING和DAVID数据库依次获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黄芪建中汤防治GU的可能机制。结果:黄芪建中汤治疗GU有131个潜在靶点,其中核心靶点为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蛋白激酶B1(AKT1)等,KEGG分析提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子对接提示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对接良好。动物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溃疡指数增高、胃组织出现炎性浸润,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1),胃组织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胃损伤明显减轻,IL-6、IL-β、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1),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对GU的干预作用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性,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加速胃黏膜修复,并降低炎症而减轻胃损伤。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毓麟珠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大鼠的潜在机制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03

      摘要 (3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验证探讨毓麟珠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大鼠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毓麟珠中5味核心药物——菟丝子、杜仲、熟地黄、当归、人参的入血活性成分及预测作用靶点,进一步获取药物成分对应靶点及POI靶点,利用微生信平台获取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据KEGG通路分析结果,选择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进行动物体内实验验证。结果:筛选出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β-胡萝卜素、豆甾醇、芝麻素等。与疾病相关的候选作用靶点共103个,关键靶点涉及蛋白激酶(AKT1)、窖蛋白(CAV1)、雌激素受体1(ESR1)、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等,主要参与细胞增殖、介导雌激素发挥生物学作用、细胞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动物实验验证了毓麟珠干预后可改善POI大鼠的血清激素水平,降低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毓麟珠通过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POI,且毓麟珠可能通过HIF1通路改善POI大鼠的卵巢功能。

    • 基于谱效关系的款冬花祛痰活性成分研究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04

      摘要 (40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款冬花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祛痰作用的谱效关系,筛选款冬花的祛痰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款冬花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获得其化学成分含量信息,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模型获得款冬花提取物的祛痰药效指标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款冬花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含量信息与祛痰药效指标信息进行谱效相关分析。结果:初步判断芦丁、异槲皮苷、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及峰3成分、峰17成分构成款冬花的祛痰活性成分群。结论:款冬花的祛痰作用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结果可为关联药效的款冬花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 >实验研究
    •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健骨伸筋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05

      摘要 (3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健骨伸筋汤通过Wnt蛋白/β-连环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干预效果的研究。方法:将48只雌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洛昔康片组、抗骨增生片组及健骨伸筋汤中剂量、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向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进行KOA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予以正常饮食饮水,其余大鼠分别予以美洛昔康药液、抗骨增生药液及健骨伸筋汤药液灌胃,干预4周。观察大鼠行动程度、膝关节肿胀度;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介质水平,观察关节软骨病理变化,检测软骨中的β-catenin和Wnt4mRNA表达水平。结果: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比较,模型组高于空白对照组;美洛昔康组与抗骨增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用药4组低于模型组;健骨中剂量组低于健骨高剂量组;与健骨中剂量组比较,美洛西康组和抗骨增生组略高于健骨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nt4与β-catenin的mRNA表达水平:Wnt4模型组表达水平提高,在各给药组水平有所降低;β-catenin的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有所降低,在各给药组水平有所提高,健骨伸筋汤骨代谢调节有效。结论:健骨伸筋汤治疗KOA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介质,调控信号通路内的蛋白来影响骨代谢。

    • 柴芩承气汤干预急性胰腺炎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06

      摘要 (2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配伍的柴芩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采用区组随机化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柴芩承气汤A组、柴芩承气汤B组、柴芩承气汤C组、柴芩承气汤D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给予20% L-精氨酸腹腔注射复制AP小鼠模型,柴芩承气汤A、B、C、D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配伍的柴芩承气汤(生药浓度1 g/mL)灌胃,2次/d,连续给药3 d。造模后72 h取材,检测小鼠胰腺脏体比、血清淀粉酶(AMS)含量,观察小鼠胰腺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不同配伍的柴芩承气汤均可降低AP小鼠胰腺脏体比,改善胰腺的水肿、出血和坏死程度,降低血清淀粉酶水平,并明显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含量。柴芩承气汤A组对AP小鼠胰腺水肿和血清MDA含量的改善效果最好,柴芩承气汤B组对AP小鼠胰腺病理损伤和血清淀粉酶含量的改善效果最佳,柴芩承气汤D组对AP小鼠血清SOD含量的改善效果最好。结论:不同配伍的柴芩承气汤均能有效缓解AP小鼠的病变程度,但根据加减药物不同,其干预效果各有侧重。

    • 不同制备工艺的坤痹消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07

      摘要 (30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筛选坤痹消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将坤痹消方分为3种制备工艺。建立雄性及雌性牛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通过足肿胀体积、关节炎指数、脾脏指数、膝关节病理评估不同工艺的坤痹消方对RA的治疗作用。建立雄性及雌性小鼠醋酸扭体疼痛模型,通过扭体次数评估不同工艺的坤痹消方的镇痛作用。结果:坤痹消方工艺2能够显著降低雄性及雌性CIA大鼠足肿胀体积、关节炎指数(P<0.01;P<0.05);坤痹消方工艺2、工艺3均能降低雌性CIA大鼠脾脏指数(P<0.01;P<0.05);在病理损伤方面,坤痹消方工艺2能够显著改善雄性及雌性CIA大鼠滑膜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P<0.05;P<0.01)。在镇痛方面,坤痹消方工艺2能显著降低雄性小鼠扭体次数(P<0.01);坤痹消方工艺3能显著降低雄性及雌性小鼠扭体次数(P<0.05)。结论:坤痹消方工艺2能够改善CIA大鼠关节炎症,减轻膝关节的病理损伤,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为坤痹消方的最优工艺。

    • 基于ACE/AngⅡ/AT1R通路探讨补肾降压方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08

      摘要 (3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降压方对盐敏感性高血压DS大鼠肾纤维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CE-AngⅡ-AT1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其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Dahl salt-sensitve,DS)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盐组、高盐组、缬沙坦组和补肾降压组,喂食以不同浓度钠盐饲料造模后,予药物干预8周。于干预前后测量血压。干预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血清中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Masson染色观察肾纤维化程度。反转录PCR(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肾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喂食3周不同浓度盐后,喂食高盐各组收缩压均较低盐组升高(P<0.01)。干预后,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收缩压升高,Cr、BUN升高,血清AngⅡ及TGF-β1水平升高,HE及Masson染色显示肾脏纤维化程度加重,肾脏ACE及AT1R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与高盐组比较,缬沙坦组及补肾降压组收缩压降低,Cr、BUN降低,血清Ang Ⅱ及TGF-β1水平降低,肾脏纤维化程度减轻,肾脏ACE及AT1R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降压方有平稳降压,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CE/AngⅡ/AT1R轴进而抑制TGF-β1达到延缓肾纤维化相关。

    • >理论研究
    • 基于络病学说从血络气络论治血管性痴呆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09

      摘要 (3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称为“呆病”“善忘”“痴呆”。现代医家对络病理论不断深入,广泛将其应用于临床。络脉-络病学说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络脉病变对VD发病的影响较大,其中气郁、痰浊、血瘀导致的血络瘀阻是VD的基本病机,病理产物蕴积生毒,毒邪滞络进而损害血络。气络中真气、宗气、卫气、营气受损则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受损,致脑神失用。血络、气络共同作用于VD。

    • 基于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阴火”科学内涵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0

      摘要 (4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肠道菌群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肠道菌群结构及产物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中医药领域高度关注肠道菌群对疾病的影响,而肠道菌群主要通过炎症损伤血管内皮、造成脂质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及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膜等机制影响冠心病,通过类比发现此机制与中医脾胃失调、元气失养、阴火内生病机过程相通。因此,从“阴火”理论可指导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治疗冠心病,这将为冠心病的中医药临床防治和科学研究带来新思路。

    • 基于六维辨证观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体系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1

      摘要 (4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多责之于肺气本虚,内外感召或他脏及肺,常有慢性肺系疾病迁延日久或先天不足因素。病位主要在肺,最常波及脾肾,病久可牵连心肝及六腑,是典型的多系统复杂疾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肺脾肾虚损,痰瘀互结成积,除见气虚气滞、阴阳虚损等病理状态外,还最常见痰饮瘀及微型癥瘕等病理产物。本病分期明确,卫气同病、气分期和气营同病阶段病情寒热之性及邪正之势多变,可因病邪性质、季节地域、体质等因素表现不一,需要谨慎判断和用药;气血同病阶段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棘手,恰是中医药发挥优势的大好时机。

    • 从气血同治探讨慢性气道疾病的异病同治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2

      摘要 (3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同属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在病机和治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其都可通过调节气血以恢复肺气宣肃,行使正常生理功能。针对肺的生理功能和气血的关系,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共同病机: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机是痰伏于肺,外邪引动,痰气互结,肺失宣降,并可兼有瘀血阻络之象;慢阻肺的病机以久病肺虚为本,加之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使得肺失宣降,本虚标实的病机随病程持续进展;进而从气血同治角度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2种慢性气道疾病的异病同治,得出“气血同治,畅通气道”的治疗理念。结合成药的应用,分析以此病机为指导的丹龙口服液组方特点和功效主治,为丹龙口服液异病同治2种气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临床研究
    • 心脑宁胶囊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3

      摘要 (27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脑宁胶囊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合并不同程度心绞痛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心脑宁胶囊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硝酸甘油减停率、血脂、斑块面积、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减停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显著(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及疾病认知程度均改善(均P<0.05)。结论:心脑宁胶囊联合西药短期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减少抗心绞痛药物用量,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究八段锦对平人八会穴的影响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4

      摘要 (4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习练八段锦对平人八会穴中的章门穴、中脘穴、膻中穴、膈俞穴穴位温度的影响。方法:招募健康受试者4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名。观察组习练八段锦,对照组习练第九套广播体操,对纳入的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分别于入组后习练前、习练后即刻、习练12周后采用FLIR SC660型红外热像仪观察受试者左右章门穴、中脘穴以及膻中穴、膈俞穴的温度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习练后即刻章门穴、中脘穴、膻中穴、膈俞穴温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习练12周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可通过刺激平人脏、腑、气、血之精气,一定程度提高其章门穴、中脘穴、膻中穴、膈俞穴的温度,且长期习练效果更佳,为八段锦“协调脏腑,促进气血运行”提供客观化、可视化依据。

    • >临证体会
    • 孙桂芝病证结合辨证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5

      摘要 (29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病证结合是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病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辨证与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治,既照顾到整体,又注意到局部;辨证为先还是辨病为先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者互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中医诊疗方面的不足,辨病治疗成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部分。孙桂芝教授临证始终强调辨证与辨病紧密相连,中西手段并用,诊断疾病现代仪器和中医四诊联合,治疗上病证相参结合,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既要兼顾全局,也要重视细节。

    • >思路与方法
    • 基于方证分析下中医妇科常见证候的Ⅲ级分类与规律研究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6

      摘要 (2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了解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内在规律愈发迫切与重要。中医妇科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诊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临床学科,因其包含妇人“经带胎产”的诊治特点而从中医内科中分立,但仍需遵循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基于此,该研究为证候结构化采集提供参考依据,为证候关联性研究提供探索方向。方法:通过对《中医妇科学》中收录的数据进行挖掘,纳入了58个中医妇科常见疾病、106首常用方剂,整理相关证候共320个。所得数据用于建立妇科常见疾病、方证、证候数据集,并进行相应标准化处理。其后通过Ⅲ级分类模式建立证候分类分级表,进行证候频次、关联性、差异性的一般描述性分析,分析结果使用统计软件R 4.0可视化处理。结果:证候可被分类分级管理,其分布具有差异性,其组成具有关联性。结论:由此提出3个有关辨证论治内在规律的观点:客观性是辨方证的起点;差异性是辨方证的基础;关联性是辨方证的依据,这对方证分析基础逻辑的阐明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7

      摘要 (4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肿瘤良方大全》《肿瘤方剂大辞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中中医治疗肺癌的处方,将数据录入Excel进行数据处理,使用Lantern 5.0、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5.0对肺癌方剂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650个处方,572种药,6 120次。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使用最多为胃、脾、肾、肝、肺。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为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茯苓、沙参、麦冬等。高频药物以清热解毒药和益气养阴药及活血化瘀药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关联16条,三联24条,因子内得到13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出7个关联紧密的药组。隐结构得到14个隐变量,每个隐变量有2个隐类,共28个隐类。结论:补气养阴药和清热抗癌解毒、活血化瘀药、健脾利湿药、清热化痰治则,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借鉴,有待进一步结合临床及实验给予验证。

    • 方证辨证相关研究的启示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8

      摘要 (28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方证辨证即有是证用是方。本研究围绕方证辨证的基本思想,结合临床实际,认为方证辨证在基础层面可以为研究方的适用指征和作用机制、病证发生发展的规律及证的本质提供思路,在应用层面可以为传承中医医家经验、探索符合中医药领域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以及中医学教育改革的新模式提供启示。

    • 基于方剂数据集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19

      摘要 (4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基于方剂数据集的知识图谱,以系统性地展示方剂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首先建立方剂数据处理与知识图谱构建的规范化流程,获取方剂数据集,然后在4种常用命名实体识别模型中遴选最优模型进行实体抽取,最后利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知识图谱。结果:最终遴选出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模型-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BERT-BiLSTM-CRF)模型,从数据集中抽取出症状、中西医病名、中医证候等医学实体,平均F1值达90.55%,形成了规范的方剂数据集并构建了方剂知识图谱。结论:利用本文方法抽取出的医学实体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系统性展示方剂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可靠数据基础。所建立的方剂知识图谱实现了中药方剂的知识检索,不仅有助于发现方剂数据中的潜在知识与内在关系,而且为中医药领域的信息整合和知识发现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

    • 基于组分中药理论的薏苡仁-知母药对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配伍特点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20

      摘要 (3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药对是源于中医传统经方或验方,依据中药配伍原则,能长期应用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两味药物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具有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的作用。薏苡仁-知母为典型的清热滋阴药对,二者相辅相成,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其成分知母皂苷、知母多糖、芒果苷、薏苡仁多糖等对糖尿病均有较好的干预作用。现从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等层面探究薏苡仁-知母药对治疗糖尿病的配伍特点,剖析主要活性成分的降糖作用和作用机制,为治疗糖尿病的新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综述
    • 妊娠脉象客观化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21

      摘要 (30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妊娠脉在中医脉诊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医家对妊娠脉辨析有着丰富的经验,也是脉诊客观化研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妊娠脉象蕴含复杂多样的生理病理信息和客观的临床结局指标,是脉诊客观化研究重要的突破口。概述妊娠脉象的研究现状,从采集设备、临床方案、随访工作、分析方法等方面表述存在的问题和思考,以期为探索中医脉诊客观化提供新的思路。

    • 从“肝郁挟痰”角度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22

      摘要 (2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妇科疑难杂病,其发病与肝肾功能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气郁与痰邪成为PCOS重要的发病因素,“肝郁挟痰”成为其重要病机。肝失疏泄致气机郁滞、肝脾不和致痰湿内生。肝郁与痰湿二者相互影响进而导致全身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损,胞宫失养,发为本病。基于此,依据中医理论,从肝与其他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联系及痰湿病邪探析肝郁挟痰论治PCOS的理论,可以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新思路。

    • 中西医治疗化疗药物诱导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23

      摘要 (2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奥沙利铂及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因具有无交叉耐药性、抗肿瘤活性谱广等优点成为临床抗肿瘤常用药。化疗药物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作为影响疗效及患者依从性的主要不良反应,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议题之一。中西医在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面各有所长,西医从局部微环境作用入手缓解麻木疼痛等神经反应,中医则着眼于患者整体,重在补养全身气血以荣其筋脉。中西医治疗理论及方法各具特色。

    • 从体质偏颇论性早熟的中医辨治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24

      摘要 (2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性早熟对儿童身体、心理影响发生在患病之初,甚至持续终身,影响并非局限患儿自身,对家庭、社会均存在影响,具有较大的隐匿性危害。性早熟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有向常见病方向发展的趋势。体质具有个体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特征。体质辨识由来已久,可评估人体脏腑精气阴阳偏颇和功能活动差异。中医在儿童体质辨识上具有独特优势。历代医家经临证实践总结将性早熟儿童在体质上主要分为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3种,但并不全面,在临床及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中发现平和质亦常发生该病。目前,对性早熟的中医体质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尚未体系化、统一化。

    • 柴胡疏肝散治疗情志病的研究进展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25

      摘要 (4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情志病是指因情志刺激而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可以概括为因情志刺激而发生的病证和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情志病的发生与肝的特性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肝主藏血是调节情志的重要基础,肝的疏泄失常、不能藏血是导致情志病发生的关键病机。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陈皮、川芎、枳壳、白芍、香附、炙甘草组成,主要功效为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临床发现柴胡疏肝散可用于治疗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等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及心理因素导致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甲状腺疾病、乳腺增生等心身疾病,效果较好。本文对柴胡疏肝散治疗情志病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发挥中医药治疗情志病的优势,为中医药治疗情志病的临床工作提供支持。

    • 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2024(09).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4.09.026

      摘要 (3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慢性肾脏病是一种慢性肾功能不全综合征,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肾单位的丢失、炎症反应、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较高,全球10%~13%的人口罹患慢性肾病,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黄葵胶囊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一种中成药,由黄蜀葵花植物药组成,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脏相关疾病。研究表明,黄葵胶囊可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肾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而发挥慢性肾脏病治疗作用。然而目前仍缺乏黄葵胶囊改善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数据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的挖掘研究。

    • >书评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效果观察

      2024(09).

      摘要 (2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干扰素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影响

      2024(09).

      摘要 (2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布氏杆菌病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2024(09).

      摘要 (20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

      2024(09).

      摘要 (26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