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ID)潜在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对相关炎症指标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薏苡附子败酱散成分和靶点,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及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PID靶基因。可视化工具绘制“疾病-药物”蛋白互作用网络图,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动物实验对相关炎症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PID有21个有效成分及197个靶基因,“疾病-药物”有47个交集基因。GO富集有77个条目,主要与氧化应激反应、上皮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富集分析有125条通路,主要涉及糖基化终产物受体配体通路、液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这些通路与炎症反应相关。故由此推测薏苡附子败酱散可能通过抗炎治疗PID。动物实验证明:薏苡附子败酱散可降低PID大鼠血清及子宫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提高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表达,改善结果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可通过调节IL-6、IL-10、TNF-α水平及其蛋白表达情况而发挥治疗PID的作用。